您现在的位置是:概述 >>正文
R们后的戏背资真相揭开金游数学
概述33892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在圈内看到不少"永续增值"的金融模型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,我忍不住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算笔账。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股权稀释的游戏,就像往一杯浓茶里不停地加水,看似茶变多了,但味道却越来越淡。从一杯茶看股权稀释想象一下,现在有家特别的公司,它唯一的资产就是价值100亿美元的ETH(相当于我们说的净资产)。市场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,给了10%的溢价,市值就变成了110亿美元。这时... ...
最近在圈内看到不少"永续增值"的金融模型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,我忍不住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算笔账。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股权稀释的游戏,就像往一杯浓茶里不停地加水,看似茶变多了,但味道却越来越淡。
从一杯茶看股权稀释
想象一下,现在有家特别的公司,它唯一的资产就是价值100亿美元的ETH(相当于我们说的净资产)。市场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,给了10%的溢价,市值就变成了110亿美元。
这时候公司说要融资50亿美元,全部用来买ETH。为了维持股价不变,只能按现在的市场价增发新股。具体怎么算呢?需要增发大约45.45%的新股。这就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:
表面看,每股净资产确实增长了3.13%,但老股东们的持股比例却从100%降到了68.75%。这就像你原本独占一锅汤,现在突然多了几个不速之客来分食,虽然汤变多了,但你分到的份量反而缩水了。
美丽的假象与残酷的现实
最要命的是,这些所谓的"增值"都是会计上的障眼法。就像你把邻居的钱存进自己账户,然后到处炫耀自己更有钱了,这不是很可笑吗?市场给出的溢价就像泡沫,每次增发都会戳破一点。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:一家公司刚开始被捧上天,但随着一次次增发,市场终于认清它不过是个ETH的"壳",溢价就会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慢慢消失。等到溢价归零的那天,这游戏就玩不下去了。
循环游戏的致命缺陷
让我们继续推演这个死亡螺旋。假设每轮都融资当前资产的50%:
第一轮后溢价从10%降到6.67%第二轮降到4.44%第三轮只剩3%...
最后会怎样?溢价完全消失!这时候增发价格只能等于净资产,每股净资产增长也停滞了。整个模式从"永动机"变成了"分饼游戏"——新进来的资金只是在稀释老股东的权益。
为什么这个套路终将破灭
从业这么多年,我见过太多类似的金融创新。市场不是傻子,投资者早晚会发现这些项目既没有现金流,也没法分红,完全依赖ETH的价格上涨。当FOMO(害怕错过)情绪退去,恐慌就会接踵而至。
数学规律告诉我们:除非增发带来的增长速度超过稀释速度(这几乎不可能),否则价值注定缩水。BMNR们的新股东就像温水里的青蛙,不知不觉中蚕食着老股东的利益。其他类似的"币股"项目也是一样,增发规模越大,这个死亡螺旋转得就越快。
记住,在金融市场里,只有两样东西是永恒的:数学和人性。任何忽视这两者的"创新",终将被市场打回原形。
Tags:
相关文章
机构5亿美金豪赌DOGE却暴跌!1美元梦想何时照进现实?
概述这周狗狗币的行情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!明明有大机构砸下5亿美金疯狂扫货,价格却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。我盯着K线图看了半天,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大资金进场也挡不住暴跌你说气人不气人?机构投资者这周大手笔买了20亿枚狗狗币,换算成美金将近5个亿!可市场就是不买账,硬是把价格从0.259美元的高点给拽了下来。我算了下,光昨天一天的交易量就有7.82亿美元,这买卖可真够热闹的。要我说啊,这个下跌真不能全怪狗... ...
【概述】
阅读更多深夜行情复盘:精准预判带来的丰厚回报
概述昨天晚上7点45分,当大多数人都在享用晚餐或准备休息的时候,我们的分析师洪伟刚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动向。他果断在群里发出操作建议:"大饼可能要回踩34350附近,可以考虑多单进场。"说实话,当时我还在犹豫这个点位是不是有点冒险,但事实证明专业的就是不一样。8点20分,行情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精准回踩到34355这个位置。我看到群里好些朋友都激动地截图晒单,那一刻我真心觉得跟对人真是太重要了。更令人惊喜... ...
【概述】
阅读更多当TG Bot遇上加密货币:一场意料之外的土狗革命
概述说实话,TG Bot这个赛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就在市场一片沉寂的时候,Banana Gun发币的消息像一颗炸弹,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拉回了这个充满争议的领域。缘起:从无人问津到一夜爆红记得我第一次接触TG Bot还是在2021年底,那时Maestro还叫Catchy,代币发售惨淡得连项目方自己都看不下去。谁能想到,一年后的土狗币狂潮竟让它咸鱼翻身?说实话,这背后的原因再简单不过了——传统交易方式实... ...
【概述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