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地的比币圈背后震特币江湖上线生态风波
今天币圈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闹剧!币安刚上线ORDI代币不到24小时,就被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Casey Rodarmor当众"打脸"。这剧情,比电视剧还精彩!
一场突如其来的"打脸"
Casey在社交媒体上毫不客气地喊话币安:"赶紧把那些误导性的链接撤下来!"他强调ORDI跟Ordinals协议半毛钱关系都没有,连名字都不该叫Ordinals。这消息一出,整个加密社区瞬间炸锅,比过年还热闹。
Ordinals开发团队也赶紧发声明澄清:"我们跟$ORDI八竿子打不着,既没发币的计划,也没这个打算。"这画面,活脱脱就是"我不认识他,他硬说是我兄弟"的既视感。
吃瓜群众的大混战
这边Casey刚说完,那边就分成了两大阵营。支持币安的人说Casey就是个控制狂,比特币生态就该去中心化,凭什么他说了算?反对者更是翻旧账,说Casey一直看不上BRC-20,还想把人家踢出Ordinals协议。
另一边支持Casey的人也有理有据:"人家只是陈述事实好吗?总不能看着新韭菜被误导吧!"说实话,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特别理解Casey的担忧。毕竟币安的流量摆在那里,万一大量新人被误导,对整个生态的伤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都大。
真相终于浮出水面
经过这场闹剧,事情终于明朗了:ORDI根本不是Ordinals官方代币,而是基于BRC-20协议搞出来的。币安这波操作确实有点草率,连代币的来历都没搞清楚就急着上线,这不是给市场添乱吗?
不过币安反应还算快,当天中午就改过来了。说实话,现在95%的人都把ORDI和Ordinals混为一谈,这也难怪Casey会急眼。毕竟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被别人冒名顶替,换谁都得急。
ORDI的"草根"发家史
说起ORDI的来历,还挺有意思的。最开始就是在Ordinals的Discord群里,大家随口起的外号。玩Ordinals的人叫Ordy,复数叫Ordies,后来就变成了ORDI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给同学起外号的经历,没想到这些"外号"现在都值钱了!
BRC-20创始人Domo解释说,ORDI就是取了Ordinals的前四个字母。这命名方式跟ARB这些代币差不多,简单粗暴。但谁能想到,当初群里的玩笑话,现在居然成了BRC-20的龙头项目,还上了币安!
BRC-20生态的淘金热
说到BRC-20生态,现在简直像个动物园:有叫Rats的,有叫Cats的,还有蹭马斯克热度的GROK。除了ORDI和Sats这两个"优等生",其他基本都是土狗币,价格波动比坐过山车还刺激。
不过现在越来越多开发者开始认真建设比特币生态了。Taproot、BitVM这些新技术也蓄势待发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倒是很期待比特币生态接下来的表现。
最后提醒各位: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这些BRC-20代币涨起来是挺爽,但跌起来可能连妈都不认识。咱们还是那句话:别拿吃饭的钱来玩币!
(责任编辑:投资)
-
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:BTC和ETH的市场脉搏与实战建议
朋友们好,今天想跟大家聊个扎心的话题。最近有不少投资者找到我,对我的分析策略表示认同,但每次都会问同一个问题:"老师,你们的胜率是多少?"说实话,这个问题让我很为难。就像你去餐厅吃饭,总不能直接问厨师"你做菜的成功率有多高"吧?我们都知道,投资市场没有百分百的胜率。我的建议是,与其听我说"胜率80%"这种数字,不如自己去翻看之前的分析记录和操作建议。白纸黑字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,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每天... ...[详细]
-
今早打开行情软件的那一刻,我差点把咖啡喷了出来。比特币就像个失控的过山车,先是"嗖"地一下冲到29900美元,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又"咣当"砸回27730。这行情,简直比我家隔壁熊孩子的情绪还要不稳定。热点资讯:真真假假的币圈罗生门最近币圈的新闻简直比美剧还精彩:先是有人豪掷13万枚以太坊玩杠杆,这手笔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些疯狂的大户;美国政府卖比特币的新闻更是让人哭笑不得——人家根本不在乎行情,... ...[详细]
-
最近Layer2领域真是热闹非凡啊!各大项目方就像参加科技博览会一样,纷纷亮出自家"一键发链"的绝活。先是Optimism甩出OP Stack这张王牌,紧接着Arbitrum不甘示弱推出Orbit,zkSync、Starknet和Polygon也紧随其后,各自祭出了ZK Stack、Starknet Stack和Polygon CDK等开发套件。Stacks生态:从单打独斗到军团作战记得去年我还在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数字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发现3万美元这个关口对于比特币来说就像一道心理防线,既是拦路虎也是催化剂。每当价格接近这个位置,市场情绪就会变得异常敏感。最近突破29000美元后,多头似乎又找回了信心,但3万美元这个坎真的那么容易跨过吗?3万美元的魔力与阻力从历史数据来看,3万美元这个数字对投资者来说似乎有种特殊的魔力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很多机构投资者就是在这个价位附近密集建仓。Micro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律师,最近JPEX事件让我感慨良多。9月13日那天,香港证监会一纸声明直接点燃了整个币圈——他们点名批评了JPEX这家交易所的六大"罪状",措辞之严厉实属罕见。JPEX的六大"硬伤"仔细研读这份声明,我发现JPEX的问题简直是一个完整的反面教材:首先是他们明目张胆地虚假宣传。网站上公然写着"持证受认可",但实际上连迪拜监管机构的持牌名单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。这让我想起去... ...[详细]
-
作为DeFi领域仅次于LIDO的第二大协议,AAVE这个46.9亿美元TVL的巨无霸可不仅仅满足于自身发展。最近我在深入研究他们最新的生态扶持计划时发现,AAVE正在扮演着DeFi界"天使投资人"的角色,通过Aave Grants计划持续为生态内的创新项目输血。熊市中的创新火花说实话,现在这个市场环境确实挺难熬的。ETH/BTC汇率创下15个月新低,链上活动冷清得让人打哈欠。但有意思的是,就在这样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的市场走势确实让人捉摸不透。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短线追涨的资金似乎越来越力不从心,反倒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悄悄布局中长期机会。短线狂欢即将落幕?说实话,看着最近这批短线资金的表演,我都替他们捏把汗。上周我碰到一个私募基金经理朋友,他苦笑着跟我说:"现在短线操作越来越难了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。"确实,从成交量来看,高频交易的资金已经显露出疲态。我记得2... ...[详细]
-
Farcaster能否成为加密社交的破局者?我们实地体验后有了这些发现
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亲眼见证了社交赛道从DeFi Summer时的"无人问津"到现在的"群雄并起"。就在上周,去中心化社交协议Farcaster终于面向公众开放注册,这个消息让我这个社交赛道观察者兴奋得连夜注册体验。加密社交的2023突围战说实话,2023年对于加密货币来说并不算个好年景,但社交类项目却意外地迎来了小阳春。记得8月份friend.tech横空出世时,整个圈子都在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金融圈都在热议一个重磅消息:德意志银行这个金融巨无霸居然开始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了!这让我想起五年前参加一个金融论坛时,那些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们谈起比特币还一脸不屑的样子。世事变化真快啊!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加密市场轮回的老兵,我得说事情可能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银行的"真香"时刻德意志银行这个举动确实耐人寻味。要知道,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向来把加密货币视为洪水猛兽,现在居然主动拥抱,不得不让人思考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十月吗?当时柴犬币(SHIB)像坐了火箭一样疯狂上涨,涨幅高达8500万%,让不少早期投资者一夜暴富。我有个朋友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几百美元,结果成功换了一辆特斯拉。可惜好景不长,这个曾经的"造富神话"自那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。截至2023年,SHIB的价格已经腰斩了92%,光是今年就跌了14.5%。这种断崖式下跌让不少后来进场的朋友叫苦不迭。但有意思的是,币圈永远不缺"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