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专栏 >>正文
文江澜湖再游戏比特币铭能否起波改写规则协议
专栏41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比特币圈子里可是热闹非凡啊!Ordinal社区就像一潭沉寂已久的湖水,突然被投入了几颗石子,激起阵阵涟漪。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感慨:这比特币铭文生态的变局,可比电视剧还精彩。铭文江湖的风云变幻还记得9月20日那天,Ordinal协议创始人Casey Rodarmor在推特上抛出一个"炸弹"——他认为铭文编号应该是永久不稳定的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观点,就像在社区里扔了颗手榴弹,引... ...
最近比特币圈子里可是热闹非凡啊!Ordinal社区就像一潭沉寂已久的湖水,突然被投入了几颗石子,激起阵阵涟漪。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感慨:这比特币铭文生态的变局,可比电视剧还精彩。
铭文江湖的风云变幻
还记得9月20日那天,Ordinal协议创始人Casey Rodarmor在推特上抛出一个"炸弹"——他认为铭文编号应该是永久不稳定的。这个看似简单的观点,就像在社区里扔了颗手榴弹,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。我在社群里围观这场论战时,看着两边人马唇枪舌战,不由得想起当年以太坊社区的DAO事件。
更精彩的是,6天后Casey又放了个大招,提出了全新的"Rune"协议设计方案。这位老兄可真会搞事情啊!他直言不讳地diss了BRC-20,说它制造了太多"垃圾数据"。这话一出,整个圈子都沸腾了。让我想起当年V神对ICO泡沫的批评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比特币NFT的前世今生
说起来,比特币NFT的历史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悠久。2012年的"彩色币"(Colored Coins)就像个被遗忘的先驱,2014年的Counterparty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。记得2016年Rare Pepes横空出世时,我还花0.5BTC买了张"悲伤蛙",现在想想真是令人唏嘘。
但是Casey今年推出的Ordinals协议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。它把NFT直接刻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"聪"上,就像在数字黄金上雕刻艺术品。我亲眼见证了Inscription #0的诞生,那感觉就像见证历史。这个创新的设计让比特币NFT重新焕发生机,也让很多像我这样的老韭菜看到了新的机会。
技术解析:Ordinal的魔法配方
Ordinal协议的核心在于两个绝妙的设计:"序数"和"铭文"。想象一下,给每个聪都打上独一无二的编号,就像给金条刻上序列号。而铭文技术则利用了SegWit和Taproot这两个比特币升级带来的红利,让把数据刻在链上变得轻而易举。
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,我特别喜欢Ordinal的一个特点:完全的原生性。它不需要额外搭建二层网络,直接在比特币主链上运行。这就好比在故宫里办展览,而不是在798艺术区,格调一下子就上去了。截止9月底,Ordinal铭文数量已经突破3400万,光手续费就收了5500万美金,这个数字真是让人咂舌。
BRC-20:天使还是魔鬼?
今年3月,一个叫@domodata的推友脑洞大开,在Ordinal基础上搞出了BRC-20标准。我还记得当时Ordi代币18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的盛况,活脱脱一场数字版"淘金热"。两个月时间,BRC-20市值就冲到10亿美元,这增长速度比当年的ICO还疯狂。
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。我亲眼看着比特币链上交易费用飙升,区块被各种BRC-20交易塞满。作为一名比特币老粉,我的心情很复杂——既为创新高兴,又为网络拥堵担忧。Casey的愤怒我完全理解,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带坏了一样。
Rune协议:破局者还是乌托邦?
Casey提出的Rune协议确实很诱人。它基于UTXO设计,不会制造垃圾数据,操作简单直接。这让我想起比特币最初的设计哲学:简洁优雅。Ordinals Wallet已经率先部署了$RUNE代币,大家都在观望这个新协议能走多远。
不过话说回来,BRC-20虽然问题不少,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。就像当年ETH上的ERC-20一样,存在即合理。我觉得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,就像现在DeFi领域里有Uniswap和Curve两大流派一样。
写在最后:让子弹飞一会儿
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Ordinal、BRC-20、Rune...这些协议的博弈让我想起互联网早期的浏览器大战。最终受益的,是整个生态的发展。
作为从业者,我的建议是:保持开放心态,但也要擦亮眼睛。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创新与泡沫往往只有一线之隔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看这场比特币铭文的进化会带来怎样的惊喜。
Tags:
相关文章
深夜币市风云:鲍威尔一句话引发的疯狂24小时
专栏凌晨1点15分,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。就在几小时前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话,让整个加密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上涨。比特币从11万直接飙到11.7万,以太坊更是上演了"旱地拔葱"的好戏,这种行情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目瞪口呆。交易生存法则:活着比赚钱更重要记得我刚入行时,老师傅说过一句话:"在这个市场里,活得久的才是赢家。"十年过去了,这句话越来越有味道。我们总是在追求暴富神话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下一轮加密牛市:谁主沉浮?散户与机构的新博弈
专栏作为一名浸淫加密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承认一个有趣的现象:每次牛市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资金舞蹈。记得2021年那会儿吗?资金先是涌入比特币,接着流向以太坊,最后那些"聪明钱"开始疯狂追逐各种山寨币。这种资金轮动模式简直就像是加密市场的"四季更替"一样规律。散户的狂欢与机构的入场说实话,以前的牛市简直就像是一场散户的嘉年华。大家都抱着"500美元变兰博"的梦想,疯狂追捧各种meme币。但这次不一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新加坡金融业迎来代币化新纪元:17家机构联手打造未来金融基础设施
专栏最近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的一则公告在金融科技圈掀起不小波澜。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金融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动作相当有分量。MAS不是简单地在喊口号,而是召集了包括富达、花旗、摩根大通等17家金融巨头,实实在在地推进资产代币化的落地应用。一、从概念验证到实际应用记得去年第一次听说Project Guardian时,很多人还持观望态度。但短短一年时间,这个项目已经从理论探讨走到了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